
電影的細節我想不起來,只記得主角從書店裡得到一本又大又厚的故事書,在學校的雜物房裡翻閱起來,被書中的歷險故事深深吸引,他透過閱讀,跟書中主角經歷凶險和絕望,同哭同笑,並聯手阻止空虛把一切吞噬,成為異世界的救世者。而我,是另一位讀者,跟電影主角細讀那本神奇的故事書,彷彿成為戲中一個無形的角色。
走過所有的霓虹燈,穿過時代廣場巨大的電視屏幕,我又說啊忘了在哪裡讀過,《魔域仙蹤》的作者慨嘆80年代電視、電影、電玩等新式娛樂媒體興起,人與書本漸漸疏離,年輕一代不再閱讀和幻想,於是想到藉著這故事帶出閱讀的重要性。這想法固然是矛盾的,難道我們又會相信《哈利波特》會叫兒童更愛閱讀嗎?結果《魔域仙蹤》上映時大賣,多少有違他的原意,但他一定不會知道,至少他改變了一個孩子。電影中天馬行空的想像、讀與被讀的身分錯置、故事裡有故事的敘事架構,對當時只有五、六歲的我來說,是精彩絕倫又沉重的,這一切帶我走進閱讀和寫作的世界,令我相信書寫和故事的力量,而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5 comments:
我對《魔域仙蹤》有一點印象,記得那似狗多過似龍會飛的怪(聖?)物叫科卡,有石頭人(石頭人是吃石頭維生的),也有其他古怪的角色。但相比起《魔域仙蹤》,我更記得《魔幻迷宮》(Labyrinth,1986),爭分奪秒去解謎,不單要有勇氣和智慧,還要有愛,我記得小時候的我至少看了這齣戲兩次呢。
會看「羅拔臣神奇家族」個隻恐龍^0^。
那對昆蟲蝴蝶漂亮?
Sunny:
那狗頭龍叫科卡嗎?我忘了。科卡和石頭人真是經典啊!《魔域仙蹤》裡面談到虛無吞噬世界,其實到20年後的今日仍不過時,虛無甚至比從前更強大了。《魔幻迷宮》我在電視上看的,印象最深刻是戲裡有一班侏儒,當時我不敢相信世上真有這樣的人。
市井小man:
關「羅拔臣神奇家族」個隻恐龍咩事呢?
其實卑張poster欺騙了! 都ok好。
我開心竟然有人記得這兩部戲,我是在電視上看重播的,還記得最後一幕要考驗小男主角的勇氣,要跳下瀑布才可以回家 - 做事是要小男主角學習成長和愛惜家人。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