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December 2015

鹿兒島市立美術館

(刊於《大頭菜文藝月刊》第二期)
 
回港前一天,颱風逼近,狂風大雨,遊客中心的接待員勸我們不要去櫻島,因為火山警報已經提升到第四級,難保安全。我們聽從忠告,改道到鹿兒島市立美術館。曾參觀沖繩美術館的我,對這裡的美術館不抱期望,畢竟鹿兒島市並非大城市,美術館和規模和展品份量,自是跟東京等大城市的難以相比。

乘坐City View觀光巴士的「城山・磯」線,在第五個站下車,在西鄉隆盛像旁邊的,便是鹿兒島市立美術館了。這裡離市區不遠,過一條馬路便是中央公園,再走十分鐘左右,便會到達熱門旅遊勝地「天文館街」。雖與市區為鄰,並且接壤近代文學館和市立博物館,但美術館的設計者似乎有意把她區別出來,在館外開鑿一條小小的護城河,夏天開滿荷花,有錦鯉游曳。美術與生活,若即若離,那恰當的距離正體現在美術館的位置和建築上。

美術館很小,兩層高,但甚具氣勢,祖母綠的屋頂,用大塊麻石砌出素潔的直線,入口的立面則是弧形的,去稜角,立時變得親切。而入口外面,有雕塑,有座椅,根本就是一個可供閒坐歇息的小廣場,可惜風雨太大,只能匆匆一瞥。

正值開館30周年,美術館舉辦以高更為代表的後印象派畫展,法國西北部的風景,以及印象派畫作裡靜謐的意境,撫平了我們被風雨擾亂的心情。美中不足的,是特展只有日文和法文介紹,我們不但在舌頭上,連眼睛和腦袋都陷入失語的境地,不禁在展廳和藝術的時空裡迷失。

幸好二樓的常設展示室裡有英文介紹,這裡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地方。美術館用藏品書寫西洋美術的歷史,由十九世紀到當代,由印象派到新表現主義,每個時期和每個流派,都擺出一二展品,用藝術品做出最簡潔有力的說明。在展示室裡走一圈,就像上了一課美術史。

我發現美術館雖小,又位處日本邊陲,但是館內也不乏鎮店之寶。其中就有莫奈的《睡蓮》,以及畢卡索和馬蒂斯的畫作。莫奈的《睡蓮》,想是《日出印象》以外,他最為人熟悉的作品了。這畫是一個系列作,約有250張。我想鹿兒島能收藏其一,也甚有意思,蓮花意謂「出淤泥而不染」,而鹿兒島人則是「倚火山而不驚」;儘管有四級火山警報,櫻島的居民也撤走了,但住在鹿兒島市的人,卻生活如常;學生上課、電車準時到站和駛開、到了晚上,居酒屋裡總有醉酒的老頭;我想最擔心火山爆發的,反而是我們這些欠缺火山常識的異鄉人了。

館內展出了兩件馬蒂斯的作品,一件是剪紙,另一件是人畫像,畫裡有一位穿黑色紗裙的女子,站在陽台上,以空洞的眼神凝望觀畫者,陽台下是尼斯海灣,猛烈的陽光使得街上的人與馬車,都變成一片剪影,而一身黑色的女子,彷彿也是影子的延伸。這張畫在書裡和網絡上也很少看到。馬蒂斯中情法國南部的陽光,晚年在尼斯住下來,我想他也一定會喜歡鹿兒島,同樣有南國風情,有海灣,有毫不留情的日照。

除了西洋藝術,館內也展出了鹿兒島畫家(他們稱為鄉土畫家),包括黑田清輝、藤島武二等的作品。其中不乏以櫻島火山為題材的,在畫裡,有沉睡的火山,有激烈噴發的火山,有從鹿兒島市看過去熟悉的一面,也有從櫻島上或其他地方才能看到的面貌,神秘得如月球的背景。雖然火山警報提升到第四級,但我們在鹿兒島的日子,火山依舊平靜,無煙無火,爆發的唯美和暴烈,只能靠畫作來想像。

會到鹿兒島旅行,是因著火山,也因為看了是枝裕和的電影《奇蹟》。電影裡,老人喜歡伸出手指,任火山灰在指頭上積聚,薄薄的一層。指頭變成調色盤,鹿兒島市則是巨大的畫布,櫻島火山用新而古老的火山灰,繪畫出這座城市。

雨未停,我們坐在接待大廳,忍受著館內嚴峻的冷氣。拱形的象牙白天花板,非常明亮。一對母子進來,母親到洗手間去,想是抹拭雨水,重整儀容,十四五歲的兒子把鞋脫下,讓冷氣吹乾雙腳。我隔著落地玻璃,看見外面有車,有樹,和傾斜的傘,朦朦朧朧,雨水也不甘寂寞,要畫一幅屬於它的印象派畫作。
 



14 October 2015

沉迷故事的人


(找回早年替《信報》寫的文章)



近日讀到台灣作家楊照的《故事效應:創意與創價》,令我不禁想著我和故事的故事。

大概命中注定,我是屬於故事的。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不是在球場上,也不是在遊樂場,而是在昏暗睡房聽我母講故事。她不會講童話,只會講兒童不宜的故事,例如《三國演義》、《西遊記》和《西廂記》。童年的我,對這些故事一知半解,但劉關張結義、孫悟空棒打白骨精、崔鶯鶯與張珙暗通書信,成為我童年的夢。

這「一千零一夜」的經驗,喚醒我收集和創作故事的天性。早在小學六年級,我便跟同學寫故事、畫漫畫,釘裝成書在班裡派發(可惜沒有生意頭腦,想不到要收費)。對故事的好奇心,也驅使我養成閱讀習慣。讀大學時,我到二樓書店兼職,更是近水樓台,隨手在書架拿起一本書就讀下去,從里爾克、羅蘭巴特、大江健三郎、君特格拉斯、辛波斯卡、村上春樹,甚至麥兜,無一放過。我喜歡讀小說、漫畫、傳記、歷史、藝術、品牌傳奇和科普書,它們都以故事方式展示世界,讓我藉著進出一個又一個故事,逐步理解自己和周遭事物的關係。

書店結業後,我保持著「隨手看書」的習慣,家中案前總放著幾本「閱讀中」的書,隨手拿起來看,半途放入書簽。每次出街都會隨手帶走一本,我喜愛在等人、等車和乘搭地鐵時讀書。我的閱讀經驗無疑是斷續、是充滿干擾的,這同時成為我的城市經驗,往往在車上埋頭讀書,抬頭已錯過幾個站了。最近,我放在案前,又隨時帶到街上的書,分別有村上春樹的《1Q84 3》、《古代志怪小說》和楊照的《故事效應:創意與創價》。

引用楊照自己的話,這是一本「關於故事的『故事』書」。書裡有一個接一個的故事,從美國總統選舉的軼事、迪士尼童話、《後漢書》的人物傳記,到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故事都有。透過這些故事,作者告訴我們,喜愛故事是人的天性,然而規律的生活磨損了我們對於故事的敏感,同時也弱化了說故事的本事,如果我們能夠重新培養說故事的能力,就可以在這故事貧乏的時代,刺激創意,創造價值。

我不知道最終是不是能夠這樣做,這年代人人都講求創意,將創意、創作、故事變成搖錢樹。不管楊照說的是對是錯,我還是那麼喜愛故事。書裡就有幾個我覺得很有趣,印象深刻的故事。

其中一則是有關戰國時代三位名將的。有天,德川家康、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三人在醍醐寺飲酒。主人豐臣秀吉特別介紹樹上的夜鶯,讚其啼聲美妙,請客人細聽欣賞。夜色籠罩,然而預告的夜鶯卻遲遲未啼。織田信長皺著眉頭說:「如果夜鶯應啼未啼,我會殺了牠。」主人豐臣秀吉笑了笑,說:「如果夜鶯該啼未啼,我會逗牠啼。」德川家康在座位上伸伸懶腰,過了半晌說:「如果夜鶯該啼而未啼,我會繼續等牠啼。」

這是個杜撰的,寓言式的故事,然而故事裡的三人個性差異,精準無比。不但表達出他們對夜鶯的態度,還有人生追求的目標、心中的期待,塑造出強悍暴烈的織田信長、柔軟善誘的豐臣秀吉和擁有驚人耐心的德川家康。這個故事讓我們更認識故事,原來故事拒絕普遍性,它追求特色和區別,提醒我們人間的多元多樣。

另一個是卡夫卡未完成的故事。據說卡夫卡死前,要求朋友將作品全部銷毀,但友人沒有聽從,發表了他的三部長篇小說。人們還找到他留下的筆記簿,其中有一篇未發表的小說,名字叫〈中國長城建造時〉。小說用誇張的筆法,寫長城的龐大工程。築長城的方法是:二十個民工成一隊,每隊負責修五百米,鄰近一隊也造五百米,將兩段接在一起。可是兩段接好後,卻不是接著這一千米的城牆繼續施工,而是把這兩隊人調到別的地方,再用同樣方法築牆。於是,到處都是一段段長一千米的城牆,彼此間留著許多缺口。結果從北方來的遊牧民族,可以輕易從缺口入侵,長城根本起不了防禦的功能。

小說解釋,分段建築長城是必須的。不能讓一隊人遠離家鄉,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日復日地砌石頭。五百米是他們忍受的極限。因此,蓋到五百米,趁著他們得到階段性的成就感,便得趕快讓他們到別的地方,路途上他們可以看到別人蓋的一段段長城,從而相信長城終有完成的一天,他們又看到自己的國家有多遼闊、多富庶、多美麗……卡夫卡寫的,並不是真實的中國長城建造史,他不熟悉中國歷史,但卻能夠看出,蓋長城的故事,團結了中國人、創造出共同體,甚至創造了國家。原來故事有這樣的威力。

楊照引用這則故事,說明故事創造價值的說法已跳出產業和財富的迷思。故事的力量不至於此!藉此我重新梳理出故事對我的意義,也能夠找到更確切的說法,解釋為何故事這般吸引我。起碼這不僅是戀母情結和對童年的緬懷。

除了沉迷故事,我也是個沉迷上網的人。《故事效應》這本書,令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所謂沉迷上網是怎樣一回事。過去,我們以為沉迷上網,是對科技、資訊的迷戀,發展到今日則是對社群的依賴。然而在築長城的故事啟發下,我們是否也可以說,沉迷上網是對故事的迷戀?從書刊到收音機,電視到網絡,媒體不斷發展,但不變的是,它們都是故事的載體。我們上網看短片、讀新聞、查看論壇最新的帖子,不過是在追逐真實或虛構的故事,就連朋友的Facebook statustweet,其實也是令我們樂此不疲的微型故事而已。原來,我們始終留在母親講故事的昏暗房間裡。不過,網絡也有其他媒體不具備的特性,就是在網絡裡,每個人都是長城的建造者,我們閱讀、創造,分享故事,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29 August 2015

每格車窗都是一張明信片


鹿兒島市有電車,跟布拉格的電車相似,同樣是單層,但車身較小。這次旅行,我們多乘電車,偶爾搭觀光巴士。電車和巴士,有重疊的路線,但只有乘坐過的人才知道,它們帶來不同的風景,有互補的關係。

對旅行的人來說,電車有固定路線和車站,加上大部分的旅遊指南都會標示電車站的位置,在有充足資訊的情況下,會比乘坐巴士安心得多。地鐵也有固定的路線和車站,但它卻欠缺電車所擁有的,裝滿風景的窗格,每格車窗都是一張明信片。

乘搭電車不單是為了便宜和懷舊,而是它帶來另一種觀看城市的可能,尤其在香港這個環境愈發單調的城市,電車給生活多一種選擇,給香港人一個喘息的空間。



28 May 2015

兩個文學班學生

某校去年沒有找我去教寫作班了,算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吧。回想起來,更多的是勞氣的片段。學生喧鬧不堪,我氣得逕自走出班房,頭也不回。學生睡覺、做功課、在抽屜裡玩手機,都是家常便飯。而他們都是文學班的學生,我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了。這年代還遇得著文學班的學生,可以教新詩。

可能某校也開不成文學班,所以寫作班也就告一段落。近日,該校的兩個舊生分別寫了些散文,來問我出版的途徑和意見。這時才發現,原來撒出去的種子,有一兩粒長起來了。他們在課堂上本就是認真的學生,只是我沒想到他們的志願會是作家。

他們傳來的文章和問題,我一時間也未能好好去讀,仔細回覆。不過我總算多了點力氣,去面對大疊未改的學生習作。

16 May 2015

秘書小姐

讀王文興和遠藤周作的對談,談到寫作習慣,遠藤說:

「我平常寫小說是用紅筆以很小字體寫在純白紙張上;寫完之後請秘書小姐謄過一遍,我再修改,等付印時我自己校一遍,同時也修改,最後才印出來。所以前後修改三次。」

又紅筆又白紙,視覺效果非常強烈。我想起《在島嶼寫作》裡,王文興把字詞寫在小紙片上,反覆思量與琢磨,一如解讀、拼合神秘的咒語。

可重點是……秘書小姐!

請給我一個秘書小姐!

27 November 2014

購物

我用自己的錢
一支警棍
有人用它
在我身上
打印
瘀色的條碼

19 October 2014

暗角


我不知道
怎樣寫這首詩
它在暗角
我在明處
我被拉進來
無力反抗
光線退後
像受驚的群貓
它無臉目
不嗔不笑
只有牆壁上
烙印的黑影
皮影戲般
拳打腳踢
將光明從我體內
扯  出  撕  裂
我蜷曲如拳
看著光的碎塊
遺棄在地
像割下來的器官
又像將死的魚
顫動反側
它離去了
背影多麼空洞
我才驚覺
那些光的器官
非我所有
是它捨棄的
已經缺氧
而死
在暗角


19.10.2014


11 October 2014

時間問題

《art-plus》 10月號
文學路徑(原名叫「時間問題」,被編輯改成「貓• 行走• 時間」,多囉嗦。)





去年六月開始養貓,別於養狗,用不著每天去散步。一年來,除了打防疫針,每隔兩三個月,才會帶牠到寵物店洗澡和剪甲,外出的次數很少。我不知道貓的記憶力如何;只是常常想像,如果有天貓會說話,問我:這段路上的風景為何變得這麼快?我要怎樣回答?

住在大圍多年,由家到大圍車站的一段路,是我生活的中心,要是天氣好,心情也不壞,我便會散步回家。到寵物店也是走這段路,從前可以抄捷徑,從田心村穿過隧道到新強記燒鵝,現在被名城擋著了;時光隧道失效,我漸無法適應路上遽變的風景。

近年巴士路線重組,一些古老咒語失去魔力,例如88M、81M、86X,現在要唸成281M和286X才能變到目的地。不過還是乘港鐵的人多,每天上下班時間,車站都非常熱鬧,旁邊的小巴站和的士站也大排長龍,加上近年自由行旅客極多,車站一帶總是水洩不通,候車的、等人的、買港式小吃的、租單車的,年輕的地產代理衣著光鮮,攔截內地人和中年人,學生們背著沉重書包,像小動物在人海裡掙脫,隱沒在校門前,藏身各自的巢穴。

在大圍村面向積富街那邊,是大圍公立學校,校舍九十年代已經荒廢,從鐵絲網張望,還可以看見校務處、課室和有蓋操場。我的貓在這裡找到同伴,流浪貓在樹下午睡,吃喝好心人放下的清水和乾糧。比起家貓,流浪貓的活動空間大,看得見遼闊的天空,也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牠們的夢境想是更豐富吧,不過近年大圍變化很大,比夢還要超現實。

沿著小路探索,村民衣物掛在室外,不怕小偷,比起蝸居的人無處晾衣,明顯來得開揚方便,彷彿可以嗅見洗衣粉殘餘的香氣。這個年代,開業十年已算老店,何況這條圍村有四百年歷史?紅磚綠瓦的侯王宮,在素色村屋群中,份外的搶眼。廟內飄渺變幻的香火,竟不絕地燃點幾個世紀,想是神仙的時間觀不同凡人。

反而鋼筋水泥,轉變之快,有時令人惘然若失。老店結業,換成連鎖商店,也有些個性小舖、咖啡店,現身街頭巷尾,和應著新建豪宅的節奏。唯獨舊式理髮店的旋轉燈箱,不離不棄地轉動,紅白藍轉不出法國的情調,卻使昔日熟悉的風景,一再地輪迴。老師傅坐在店外乘涼,不作招徠、不派傳單,只用「理髮請進」四字,招來新客老友。雖然聽不見髮剪的聲音,但是粵曲舊歌,時刻可聞。

理髮店對面街,便是寵物店了,兩隻小貓在追逐,一頭棕色小狗搖尾巴。旁邊有台式茶室、診所和食店,便利店在不遠處,生活所需,即使遠離商場,也是一無所缺。這邊還可以找到修車店和大排檔、吃沙田雞粥的店子,再走幾步,便又回到熱鬧的大圍道,連鎖式經營的酒樓、快餐店、藥房和賽馬會,熟口熟面。有時我想,從前的大圍是被一班班列車載走了的,它們把舊部件載走,運來陌生的部件,隨著列車加開班次,事物替換的速度超乎想像。聽說,貓的時間觀與人不同,牠們的一天等同人類的七天,或許在牠們眼中,高速變幻才是常態。

還好俗稱八爪魚的行人天橋未有改變,它連接著大圍車站、田心村和新翠邨,是往來大圍和紅梅谷必經之路。早前有傳天橋會改接名城,強逼人們經商場到港鐵站,招來不少反對聲音。我開始覺得,橋是有生命的,像樹一樣緊抓著土地。還有一條小橋跨越城門河,要是朝吐露港方向、背著名城等屏風樓走,景色開闊許多,白鷺不時在河面飛過,或是停在樹上整理羽毛;河水汩汩,流經車公廟,也流經教堂,沒有宗教信仰,卻如真正的信仰細水長流。再往前走,便到沙田文化博物館,進入沙田的範圍了。

我聽過一個印度神話的故事,世界的生與滅,不過是創世神梵天的一瞬。人們曾經修直河道,把平原變成市鎮,炸開岩石建造隧道,這些事還會繼續發生,但是得到最終勝利的,我想還是河流和土地,還有活在其中的貓、樹、鳥。或許無關乎勝敗,是我們活在不同的時間裡:在我們眼中,貓的生命很短促,時間在牠身上以七倍的速度消逝;而對河流和土地來說,人類的壽命也是眨眼之間,它們已經存在千萬年,而且也將繼續存在。我們置身三條時光隧道,偶然重疊,最終還是會錯開。

到寵物店,貓蜷曲在塑膠籠子裡,身上一陣清香,雖然只是大半個小時,但我知道牠等了很久很久,於是提起籠子,推開店門,「回家去吧」,再走一次這段路。

05 October 2014

明年今日

你還記得我嗎?
是否記得我們仰望的天空
那些星星緊守崗位
記得路燈熄滅前
黎明時分的金鐘嗎?
記得在亡命小巴上
我們緊靠的肩膀嗎?
義載的的士司機還好嗎?
記得這個城市
曾經變得多麼美麗嗎?
是否記得
我們逃出監牢一樣的商場
在旺角街頭唱歌
你受過的傷已經好了嗎?
吸入的煙霧淨化了嗎?
催淚的煙花還在盛放
還是已經得著自由
黑暗比拳頭更堅硬嗎?
赤紅的天空壓倒一切了嗎?
你和我爬過的鐵馬已經撤走
還是變得更高呢
黃絲帶還在風中飄揚嗎?
這個城市的人變得更真誠嗎?
我們會成為朋友
還是變回陌生人
封鎖的地方會變成廣場嗎?
這場暴雨已經下到盡頭嗎?
我們會記得傘柄的體溫
還是會背離今天的夢想
看見餐桌上的胡椒瓶
會勾起一樣的記憶嗎?
還相信這個城市
有變得更美好的可能嗎?
而我將永遠記得
你的臉在保鮮紙下
那麼青春
是我見過最美的鮮花


20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