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裡,導演Sofia Coppola彷彿藉著十八世紀協助美國革命而國庫日空的法國,暗地諷刺今日跟美國在國際社會上朋比為奸的英國,然而這絕不會是電影的重點。14歲的奧地利公主瑪麗遠嫁法國,成為政治婚姻的一顆棋子,她必須為法國皇室留下子嗣,否則她的地位和婚姻將會不保,並直接影響奧法兩國的邦交,茲事體大,瑪麗毫無選擇餘地。
規矩多多、明爭暗鬥的凡爾賽宮生活,加上母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一度叫她無所適從。然而年輕人的適應力畢竟是強的,很快她就習慣了每天在管家、隨從、侍女的監視下起床,學會宮中的禮節。在繁華富庶的皇宮長大,應有盡有,瑪麗擔心的只是誕下龍兒一事,然而這不過是長輩的期望而已,她真正關心的,是玩樂和時裝,以及跟瑞典軍官的真正愛情。電影的背景音樂,除了古典和宮廷樂曲外,還不時插入八十年代和現今的歌曲,在輕搖滾樂伴奏下,十八世紀的瑪麗活脫是一個現代的女孩,活在長輩的期望下,誕下龍兒的任務,轉換今日而言就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考試。面對這一切,瑪麗的發洩方法是夜夜笙歌,在時裝、髮型師、撲克牌、籌碼、香檳和甜餅交織的昇平裡狂歡享樂,當隨從向她報告鄰國波蘭的最新國情時,她仍舊關心衣飾的配搭,即使後來有一段日子,她在別苑過著田園生活,也不過是一種寧靜的狂歡而已。然而這是她的錯嗎?她關心自身和眼前的事,這全都是長輩的期望和教導,即使母后擔心她在法國的地位不保,其實也不過是緊張自身奧國的命運而已,長輩短視的目光,注定瑪麗也將以這種目光走她的路。外面的世界她毫不關心,也無法關心,等到現實洶湧而來,已經是人民群起圍堵凡爾賽宮的時候,即使是皇后也無法扳回的殘酷現實。電影沒有交代瑪麗和路易十六被處死的一幕,甚至傳說中她的「名言」:「沒有麵包,為何不吃蛋糕」也只是輕輕帶過。明顯Sofia Coppola並非要重現一個歷史故事,而是藉著瑪麗的事蹟,配合以今日角度搬演十八世紀生活的手法,揭示我們現代人面對的困境。
我們不是正活在跟瑪麗一樣的境況裡嗎?活在他人的期望下,並不時以狂歡逃避現實,醉酒、消費、頹廢、沉迷網絡,抑或埋首工作,甚至閉關日寫5000字,都不過是狂歡的形式,始終無法擺脫跨越二百年的困局。改變不了的是我們只得繼續如此生活下去,對於外面的世界,以有限的力量予以關懷;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背景音樂甚至不再是輕搖滾了,而是重搖滾似的充滿破壞性和雜亂的節奏和旋律,全球化底下,外邊的世界逐漸模糊不清,身邊的事、家事國事、世界各地的事情碎散凌亂,同時又關係密切,我們得關心到哪個地域、範疇、程度、層次,才不致淪為目光短視、漠視世事的一群?選擇切身和關心的事,然後站出來爭取,又是畫地為牢的做法嗎?這跟從不站出來爭取的人分別又有多大?究竟除了自我和他人的期望外,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哪裡?彷彿在排山倒海的世事前,哪裡都不是。
對於這個問題,電影沒有答案。我們只有不斷摸索,就像瑪麗18歲生日那天,跟宮中朋友踏進庭園追逐日出,幾個人搖搖碰碰,甚至摔在草地上;在平靜的水池前,晨光溫柔地注入玻璃杯子裡,那時的她又怎會想到,再看日出的時候,竟跟丈夫坐在馬車裡,趁清晨出走,逃避國民的憤怒?路易十六問她說:「你在欣賞你的林蔭道嗎?」「我在道別。」她說。等到現實撲面而來,曾經舉行狂歡的華麗房子最後只能成為頹垣敗瓦,我們都不得已跟年輕歲月道別。電影在晨光下作結,是要告訴我們,歷史上的瑪麗只有被處死的下場,而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這刻,一切仍如黎明簇新明亮。
2 comments:
我常常覺得,世界永遠是紛亂的。人如何在此安身立命,必須先歸向自己,為自己劃一條清晰的方向然後探索前行。沒方向理想和目標,人就會亂、自我浪費。
Phyllis:
同意,那方向確是最叫人迷惑的東西。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