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March 2003
今天真是美好的日子
在家裡睡足了一天,夜裡醒來,好久沒過這樣的日子了,我承認自己是個懶人,喜歡這種不用趕時間,自由分配時間的日子,下午到街上走走、到超市買菜、坐在家裡看書、聽歌,想一些遙遠或無謂的事情,已經好快樂。
30 March 2003
慢慢迎接天明
在設計師的辦公室裡,慢慢迎接天明。
29 March 2003
地獄的循環之十八
偷走出來跟慧慧吃晚飯,談起肺炎對出版商和書店的打擊,叫在圖書公司工作的她也心寒。試問誰敢到書店翻開不知誰揭過的書呢?地獄之書在同類型的書中幾近完美,但銷售情況卻在這個時刻叫人擔憂。
28 March 2003
假感冒
Simon患了典型感冒,但我還是說:「你未好返不要找我!」晚上我也感到發熱和頭暈,伏在辦公桌上睡了片刻,醒來沒什大礙,大概又是睡覺不足造成的「假感冒」而已。
27 March 2003
消毒藥水的氣味
這個月,Matisse的月曆一直陪著我,經歷一個又一個循環,幸好三月的畫作滿漂亮的,我尤其喜歡右下角的金魚缸。唉,仍然想養一缸魚。
離開公司,走在灣仔地鐵站,嗅到消毒藥水的氣味,不期然便想起了醫院,想起媽媽躺在病床上的日子,還有那大得可以容納三張病床的升降機。
氣味的確能喚起人的記憶,而且非常深刻。通頂工作時邊聽收音機,一直都在談肺炎的事,想起醫院那獨有的氣味,聽到市民紛紛打電話表示支持醫護人員,我好感動,相信香港人真的要經歷如此艱難,才能喚起心裡面的美善來。
26 March 2003
死亡一分鐘
一本叫《死亡一分鐘》的書,記述一些瀕臨死亡最後給救回的人,所見的事。一個男人在「死後」看到地獄的景象,他看見自殺的人,他們的時間凝住了,永遠地重覆自殺,他們的心境也永遠停留在自殺前的哀傷和絕望,那正是他們人生最黑暗的一刻。
並非自殺而在地獄的人,雖不用再經歷人生的陰暗,但他們都成為了「透明人」,看不見彼此,聽不見對方,叫喊也絕無回應。並沒有烈火或酷刑等待他們,有的不過是永遠及絕對的孤單。
25 March 2003
轉眼就沒了
中四上學期的某天,她自殺的事刊登在報紙上,我以後都見不到她了,同學們認為她是擔心會考考不上去,我卻懷疑擔心得太早了吧。總之,我以後都見不到她了,就算當時她沒有離去,我們也一定不會熟絡起來,但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可以跟她多說幾句話,多去細看她的臉,和聽清楚她的聲音。
好多時候,你以為還有很長的日子可以這樣做,但轉眼就沒了。
24 March 2003
為什麼要如此「搏殺」
十時半跟Xaddy去吃飯,她談起從前在報館當記者,受盡上司的喝罵,有時遇上突發新聞更要工作到凌晨三、四時,但當她每次看到自己發掘的新聞,自己寫的稿登上頭版時,便感到一切都值得了。
我也同樣期待,地獄之書出版時,大型的宣傳行動,看見廣告牌,而自己手上又握著一本時,我定會非常感動。
23 March 2003
不同的形式
我不愛計時器,例如時鐘、跑步用的計時錶,還有手錶,曾有人送我,我帶過幾次便收起來了,真不好意思。晚上,家裡很靜,我怕聽到時鐘「滴滴」的聲音,它好像要強迫我記住,時間在流逝。
但我又異常喜歡,細看陽光流動、看窗子的反光、觀察日光投落的不同角度,看著影子在一個長長的午後默默移位,最後影子越來越淡,一下子便融入了夜色。
同樣是訴說時間流逝,不同的是形式。
22 March 2003
11 Cats
日本改編話劇《11 Cats》,原以為是齣給小朋友看的喜劇,結果故事比想像中的來得沉重,而且帶出的議題很多,更不容易叫小朋友消化,像是時間、死亡這些大題目,連我也看得汗顏,結局是個悲劇,卻叫人驚喜。跟很多日本作品一樣,《11 Cats》很喜歡說道理,但老實說,日本人的「智慧」不是很高,道理來得老生常談之餘,帶出的手法依然是一貫的說說說,層次不高。
養一頭貓,是給牠愛呢?還是將牠困在牢中?貓需要的是食物,還是自由?大概每隻貓都有牠自己的答案。究竟怎麼的愛會給人自由?怎麼的愛是牢籠?像十一隻貓一樣,未展開旅程之前,不會知道答案。
一直想養一缸魚,現在要三思而行。
21 March 2003
第三種人格
我用手提電話的便條功能寫詩,這樣,我到哪裡都可以寫了,之後回到家裡,如果有靜下來的時間,才好好整理,我的思緒並不複雜,甚至過於簡單,皺眉的時候,我其實沒有想什麼。跟Phyllis談起《The Hours》,電影的跳接自然比不上小說的意識流手法,然而,我留意的不是這些,而是一、作家都是有病的;二、編輯跟作家戀愛,受苦的是兩個人。
當作家認為自己正常時,編輯都咬定他有病;到作家真的病了,編輯卻要拯救他出來......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以兩種目光看同一樣的事物,一個客觀準確、一個主觀絮亂,我漸漸一個人分演這兩個角色......而我的第三種人格將在不久後完成......
20 March 2003
伊拉克戰爭上演
相對於一杖導彈,和一些人命,地獄的循環不過是一本微不足道的小書,其實沒必要講太多。世界真大,一杖導彈之母不過能彈開半徑三百米的坑洞,在地圖上面,是看不見的點,或像透明菲林上,一顆塵粒......
從一粒沙裡看出世界,從一杖飛彈上便看盡了人。
19 March 2003
我的黑暗面
每次我決心走向光明的時候,以陰影呈現的他便越顯得無比巨大。
18 March 2003
與它共存
有一種「治療」癌症的方法是:與它共存。
癌症不過是一些活細胞,突破了細胞分裂50次便自然死亡的定律,可無限次分裂,它是有「生命」的。西醫的療法是殲滅它,置之死地,但這必然引起反抗,它不是一塊石頭,某程度上甚至是有意志的東西。與它共存的治療方法不過是,調理身體,締造一個人和癌都能生存生長的環境,握手言和,接納它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正如無法將藏於我們每個細胞內的細菌「線粒體」趕出來一樣。
17 March 2003
這便是生活
這便是生活,我們一起努力吧。
16 March 2003
15 March 2003
最怕的是孤獨
14 March 2003
混亂和瘋癲
如果這星期你在街上看到我(機會極少,我一定在辦公室),請立即躲閃,或者將附近的利器都收起來。
13 March 2003
更好的未來
於是,《看不見的城市》最好看的,不是卡爾維諾筆下千姿百態的城市,而是馬可波羅跟忽必烈的對話。馬可波羅一開始不懂忽必烈的語言,只好用手比劃、用模型用物件去交織出他要說的故事,忽必烈明白的,必然又是另一回事;後來,馬可波羅學會了蒙古的語言,跟大汗的交談反而變得乏味了。
事情過去了,寫作的人好、畫畫的人好、拍照的人好,都無法將過去重現,餘下的只有無力和絕望的感覺,日子推著你我前行,連細味事物的時間也沒有,要整理、要重現,用越多的描述,它反而越變質,越不是原來的樣子。
所謂生活經驗、人生閱歷,創作的人以自身的過去作為創作的基礎時,其實每每在挖掘自己的傷口,為了的可能不過是,給看過他作品的人,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12 March 2003
窄縫
11 March 2003
沒忘記他身上的氣味
晚上跟徐振、甲+、智海吃飯,很高興大家都有好消息,不論是工作還是感情;飯後第一次踏入他們的新辦公室,到處都放滿了書,有很多都我很熟悉的,在東岸時每天都會看到的書,像重遇一個許久沒見的人,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沒忘記他身上的氣味。
收到Wasabi澳門寄來的電郵,知道她考入了舞蹈課程,信裡面不下二十個「哈哈哈」,便知道她有多高興,實在是不戥她高興也不行,我終於笑了。
10 March 2003
一種病
沒有工作的話我便會創作工作,可能是開始一篇新小說、構思一個新故事,甚至發癲似的組隊製作動畫或者排一齣話劇......
我相信這是一種病,不知道病因為何,也不清楚治療的方法。
09 March 2003
08 March 2003
陽光
快樂是一樣麻煩的東西,要得到它,你必須學會放低,放下一些你執著的事情,同時,你又要去主動找尋快樂,它就像創作的靈感一樣,不是你乾坐著等,它便會推門而來。
最近我知道如何叫自己快樂。
最近我喜歡 Dejay The pancakes 的〈陽光〉。
07 March 2003
另一種遺忘
06 March 2003
逃避或遠離
我一向是大家的火車頭,常常提出意念,推動大家實行。但畢竟本性懶,有時我也需要給火車頭推動,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時常提醒我應該做的事,不許遺忘,要一小步一小步向目標前進。其實沒有誰比我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有時候想逃避努力,有時候想遠離懶惰。
於是,我也明白別人有時想躲避努力,於是,我不會逼人,不會給予壓力。
04 March 2003
在遙遠、相同的方向
我總喜歡大夥人去完成一項任務的感覺,例如話劇、Creato、拍錄像,甚至一本複雜得像蛛網的書。朋友都能包容大家的缺點和錯失,是因為他們的焦點都不在對方身上,而是在遙遠的,一個相同的方向。
03 March 2003
新同事
阿Ken在SOGO發現《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的畫集,嚷著出糧後去買,我著他多介紹好的動畫給香港的年輕人,他卻無奈地說在香港根本就難找到這些作品,這是為什麼香港的動畫水準平平之故。但話又說回來,香港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書,怎麼又不見出版社比其他地方進步,這是什麼原因?
慚愧
政府無疑是心靈殘缺,一刀切棄弱勢人士於不顧;我們也是殘缺的,行動方便、五宮端正的我們安坐家中,無補於事地罵政府、抱怨和失意,卻沒親手去爭取過什麼;弱勢社群的遊行,一方面是為照顧自己,一方面也是直指政府的不義,為我們開口說話的,竟是聾啞的人,我感到慚愧。
02 March 2003
有趣的生活
到佩結家中吃飯,我嚮往那整齊別緻的家居,有時我會希望搬出家獨個兒住,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的,大概好寫意。我的天地一定要養魚,要有草本植物(我不大愛花),當然會有書,傢俬都要設計簡潔,有中國傢具味,用木造。我會給自己一個好爛的晚餐,可能是個什菜煲。
這相信會是有趣的生活,但我大概實行不了,因為知道自己怕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