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April 2005

病不知味

去完電視城後,就病了一個星期,又感冒又痾嘔,整個人疲憊不堪。我從來對傷風感冒沒多大抵抗力,這樣春去夏來的季節就更易患病,但從沒試過病得這麼重,大概是感冒病毒入侵腸胃了,我幾乎吃不下東西。

吃不下東西的時候,更加想吃東西,尤其是不健康但可口的食品。吃了幾天白粥,病情稍好我馬上吃麥當當了!這個星期,一件蛋治、一片肉、一杯奶茶我都覺得份外美味,平日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這刻都給我幸福的感覺,這是什麼心理?


小時候看不可怖的鬼片,臨死的人都說寧做飽鬼不做餓鬼,我總是嘲諷人死了後還不是一樣?但這星期過後我深深明白當中的意味了。又原來,食物本身美不美味,都只在於你怎樣看待罷了。

10 April 2005

電視城三廠裡的對答

昨天有點感冒徵狀,下午回家睡覺,今天比較精神,下午三時,我在將軍澳乘巴士入電視城,應邀擔任節目「文化新領域」的訪問嘉賓。在電視城巴士站下車,一位製作助理帶我到化妝間等候。化妝間姐姐為我打打粉、畫畫眉,問我:「你一陣要唱歌、跳舞嗎?」我呆了一呆:「唔駛,我做訪問之嘛,又唔係參加殘酷一叮。」

化妝間旁邊是一廠,正在拍攝「勁歌金曲」,我聽到一個女人在唱「愛如潮水」,到了晚上回家看電視,才知道那原來是梁靜茹。等了二十分鐘吧,製作助理把我帶到三廠去,那裡地方比較小,主持正在錄旁白(NG……NG……)。

我又等了一會,等到一班小朋友接受完訪問,導演就安排我坐在一張書桌前,叫我裝作寫作的模樣,這時候,我背默出自己的一首詩〈在燒焦的日子呼吸〉,默了兩段,導演要我扮思考,這還真的有點難度……(還好沒有NG)

正式接受訪問,主持和我先閒談一會,然後她就依照稿子上的問題問我,這些問題我早在幾天前收到了,預備了自己認為「詳盡」的答案,結果……她沒有逐條問,我倒也不覺稀奇,就照樣答了。然後正式錄影,心想一take過,怎料當她問到第二條問題時,我已經「口快快」答錯了,只有自己在接下來的答話中「補鑊」。可是這樣轉念一想,答第三題時竟把答案忘得一乾二淨,NG收場。

第二take,我心想一定「掂」,但答過第三題後,就發現主持問的問題跟之前的不同了,這是隨機應變還是有心為難不得而知,我也只好馬上動腦筋回答,結果導演滿意收工。

訪問其實只有短短五分鐘,拍攝加上等待的時間就差不多兩小時,我乘車離開將軍澳,天空灰白,人感到累,就在車上睡去了。


如果想看我的訪問,請留意4月23日(六),早上九時至九時三十分的「文化新領域」。

06 April 2005

知魚之樂



天氣回暖,我把魚從公司搬回家,更為她們預備兩條魚公,希望牠們可以傳宗接代呢。

孔雀魚公都長得比較漂亮,我買了一條紅禮服,還有一條黑色帶彩斑的。魚多了,我又得預備一個更大的魚缸,今次這個比舊的大三倍多,可以放十升水。魚缸大了,我又多放了水草和石子,結果花了很多錢。-_-"

誰說我們不會知道魚是否快樂呢?其實魚開心的時候就會雀躍地游,一天之中牠們靜下來休息的時間很少,如果牠們大半天靜止不動,就是有問題了。

未來的日子我希望研究如何養草,最終做出一個草魚合養的缸(還真困難)。

03 April 2005

27 March 2005

盛世風貌



繼「法國印象派」後,這絕對是近期最精彩的一個大型展覽--「走向盛唐」。由漢代文物開始,帶你走過時光隧道,經歷晉朝、五胡十六國,漫過絲綢之路,走到隋唐盛世。從中你會看到中西文化相遇下,所綻放出的燦爛火花。例如中國的人頭馬身獸,就跟希臘神話的人頭馬同出一轍;而胡族商人及從波斯傳到中國的玻璃器皿,令你驚歎古代的中國早已接軌世界。

駐法華人女作家山楓的《圍棋少女》,提到二戰時日本人的心態,他們自認承繼了中國唐代文化,要來解救中國。儘管這是小說家言,但從展覽中,你也能看出日本傳統藝術,跟唐代文物風格十分相似。看「大長今」,令我想到韓國文化承繼了中國明朝的傳統,而我們呢?就是清代流傳下來的一脈。從歷史看,唐是中國盛世,文化發展到達顛峰;明是弱國,保守傳統;而清代本來強盛,可是最後卻得經歷列強的踐踏和侮辱。不管承繼哪個朝代的傳統得益最多,這次展覽卻一定能叫你帶走寶貴的知識和回憶。可洛強力推薦。

灰色的大澳



大澳對於我來說,屬於夢的地方,為什麼?因為我只去過那裡一次,那是中四時遠行露營的起點,大清早冒著一月的寒風,越過濃霧,到達剛剛披上陽光的大澳水鄉。我們只逗留了短短一兩小時,就起程走鷹牙山了。

今日不再乘船,先乘巴士到東涌,再轉車前去。巴士在山中轉,顛簸不已,感覺很受苦。下車看見很多旅人,我們擠進市集去,街上飄滿海味和炭燒海鮮的香味,感覺到了北京王府井大街。離開市集,走上村子裡的路,途經古舊的棚屋、新建的洋房、廟宇、荒廢的學校,和海。

陰天下的大澳,如果沒有這許多的遊人,真像一條被人遺忘的小村。我看到市集的人掛上歡樂的臉,他們熱鬧地招呼人客,介紹各款傳統食品,希望這小村變得更繁榮。但走在村子裡,我又看見村民們淡然的臉,他們悠悠地坐在路邊閒聊,對我們視而不見。他們看來不喜歡這水鄉村子喧嘩熱鬧,只喜歡靜靜的生活,舊的一切。

13 March 2005

一年了

將軍澳的大海仍是這麼藍,天空跟我上次來的時候一樣,灰灰藍藍的。這樣就一年了,一個至親的人離開後,最叫人害怕的,就是竟發現自己還可以活著。

我不懂得祭祀的程序,只照著爸爸和姑姑教的去做。風太大,蠟燭點不著,我和爸爸劃火柴、借打火機,折騰了一番。姑姑買來的花都是黃色的,她說媽媽喜歡黃色,其實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她遺照的笑容,從此是我生命的一個定格。

我不喜歡這許多的儀式,只想悠閒地跟她談幾句,告訴她爸爸工作有多忙、我在工作犯了什麼錯,還有我對將來的打算;但時間不容許我這樣做,因為時間在她身上止住了,卻我身邊急急地走。

06 March 2005

印象

今天看過「法國印象派畫展」,要說技巧,用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印象派已不是創新了,可是當年他們抗衡沙龍的勇氣和毅力,在離開藝術館之後,依然震撼著我。那年代不過是地上長出火車軌,畫具躲進了皮箱,城市逐漸崛起,就衍生出思想的爆放,角度的轉變,藝術貼著那個時代走,甚至可能超前了。

今日我們經歷的轉變或震撼不是更多更大嗎?我們鑽入地底又飛上天空,畫具更精緻細小,工具數碼化了,城市枯萎又聚集成都會,然而沒再找到這樣的熱情、這樣的勇氣,究竟是為什麼?

02 March 2005

以為寒冷的天氣已成過去,晴朗的天空才乍現,氣溫一下子又要下降了。從小我的身體就不怎麼好,怕冷,在家裡要穿得跟上街差不多的,可是難受的不是外間的冷,而且彷彿從體內冒出來的冷,特別是一雙手。我不敢會手摸自己,更不敢摸別人,記得初戀的女朋友曾嫌我手汗過多,然而她不知道冬天時我的手更可怕,那種冷需要長時間的緊握才會被溫暖取代。

如果我們都是用手互握來捉緊身邊人的,那麼我這雙冬冷夏熱的手,就注定我要費很大的勁去抓緊所愛了。故此,冬天裡我說:來吧,我把自己的手放進口袋裡,你的手也放進來吧,或者我們可以挽著同行。

如果嫌手太冷,那麼就擁抱,寒冷的日子應該不難過吧?

27 February 2005

猜猜畫畫

猜猜畫畫是個我非常喜歡的遊戲,今天就到了心痛家裡,跟大家玩。期間出現了令人抓爆頭、而且印象難忘的題目,例如「白金漢宮」、「整形外科」、「搖晃地旋轉」(?)等等。朋友中阿子、阿Kit、Hey fruit都是善於畫畫的,但有時這樣反而礙事,因為他們畫得太複雜了,當然像我一樣畫畫白痴的人來說,什麼題目也是難題。

我一直很憧憬沒有文字以前的世界,一切都是含糊又充滿歧義的,可是卻又滿有想像力和活力,就像洞中壁畫、麥田圈上的圖案一樣,神秘又吸引。現世除了猜猜畫畫,還有類似的境界嗎?我忽然想到,愛情發芽又未確認之時,難以啟齒的愛慕,二人用身體語言、用各種象徵表示情意,當中的猜疑和忐忑,就像這遊戲般叫人興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