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October 2007
噪音鬧彆扭
夏宇的《粉紅色噪音》和夏夏的《鬧彆扭》在我小小的家裡耀武揚威,手刻印詩、透明塑膠片,叫別的詩集都暫時讓開了,唯有辛波斯卡仍留在書桌上,在魚缸旁默不作聲;她們的詩,干擾著我原來的思緒,像噪音在鬧彆扭,比單純的噪音更尖銳,比單純的鬧彆扭更叫人激氣。正巧近日鄰人裝修家居,電鑽聲終日不息,幾乎鑽到我的腦髓裡去,在這片現實的噪音下,我唯有從腦海的喧鬧中尋找平靜。
28 October 2007
睡得好狠
近日睡得好狠。
漸漸覺得在夜裡看書、談電話、上網都很無聊,撐不到凌晨三四時,早在一二時就去睡了,睡眠時間平均八至十小時,但白天要是在家裡,還是有些時刻感到非常疲累,不得已鑽到床上小睡片刻。如果要外出,在長長短短的車途中,我也會有些淺睡的時候。這樣算來,一天可能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睡過去了,其餘的時間,就到學校教寫作班、閱讀、日常雜務、跟朋友見面、構思小說。
日常雜務和構思小說最叫我疲憊,有時我覺得它們根本是同一件事,同樣在瑣碎裡找尋某種秩序,在尋常裡找尋變數,透過人的行動和反應思考世界,時而乏善可陳,時而驚喜處處。或者睡覺也是這麼一回事吧,近來也沒有什麼難忘的夢,純粹的睡眠,純粹的休息,卻又叫人如此乏力。
漸漸覺得在夜裡看書、談電話、上網都很無聊,撐不到凌晨三四時,早在一二時就去睡了,睡眠時間平均八至十小時,但白天要是在家裡,還是有些時刻感到非常疲累,不得已鑽到床上小睡片刻。如果要外出,在長長短短的車途中,我也會有些淺睡的時候。這樣算來,一天可能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睡過去了,其餘的時間,就到學校教寫作班、閱讀、日常雜務、跟朋友見面、構思小說。
日常雜務和構思小說最叫我疲憊,有時我覺得它們根本是同一件事,同樣在瑣碎裡找尋某種秩序,在尋常裡找尋變數,透過人的行動和反應思考世界,時而乏善可陳,時而驚喜處處。或者睡覺也是這麼一回事吧,近來也沒有什麼難忘的夢,純粹的睡眠,純粹的休息,卻又叫人如此乏力。
26 October 2007
24 October 2007
秘密和荒謬的陽光
這電影給我的震撼,比想像中的還要大。這個關於人生和信仰的故事,不關乎基督教,但也不能說沒有對這宗教的反思,尤其在南韓這個40%人口是基督徒的國家。可以說導演對基督教和上帝的看法,立場是中立的,但也不難發現,電影中的基督徒如斯呆板、平面、缺乏個性,他們唱聖詩,跟婦女們唱卡拉OK的神態沒有二樣。但論主題層次、探討深度和電影技巧,香港福音電影比較起來就是低B,這是我們要正視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認清,導演要說的,並非發生在某人物身上的獨特故事,它是普遍性的。女主角李申愛到密陽的第一天,金先生為她介紹這個地方,密陽是個人口逐漸減少的小鎮、風景不錯,有些什麼名勝等等。然而後來李申愛的弟弟到訪時,問同樣的問題,金先生卻回答說:密陽還不是個同樣的地方,有著同樣的人。無論電影關心人性、信仰或上帝,這都是給每個人的命題。
對基督徒來說,大概會這樣理解:李申愛懷著亡夫之痛,帶兒子回到丈夫的家鄉定居,就像我們沉淪在憂傷裡的自虐行為。為了得到當地人的注意和包容,她辦了鋼琴學校,也四處放風聲,告訴大家要買地投資,卻沒想到引來校巴司機綁架兒子,兒子死去,綁匪被捕,她懷著更大的傷痛和對世事的迷惑,在祈禱會中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藉著神的愛,她得著平安和喜樂,更融入當地教會,積極事奉,但偶爾獨處時仍感傷痛。後來她本著基督寬恕仇敵的教誨,決定到監獄探望綁匪,寬恕他並宣揚神的大愛。沒想到綁匪在監獄中已接受了耶穌,神已赦免他的罪,這刻,她無法接受,為何自己受了這麼大的創傷,在還沒寬恕這罪人之前,神已首先赦免他,她崩潰了。自始她離開教會、破壞教會、傷害自己和弟兄姐妹,繼而自殺,被關進精神病院,康復以後,她跟上帝決裂了,又回到密陽尋常的生活裡去。人沒有赦罪的權柄,只有神可以,她經歷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縱使依循神的旨意而活,有時是挺難的。但上帝沒有離棄她,金先生不離不棄的愛,以男性出現的愛,明知李申愛不喜歡自己這類型但仍時刻守在她身邊的愛,不是象徵著上帝的眷顧嗎?
然而……
無疑李申愛做了蠢事,假裝投資買地的舉動引來綁匪的注意,但如果依電影裡說,在一柱陽光裡也有神的旨意,那就不難解釋她兒子怎麼會失去性命了;凡事都在神的掌管中;我們不能成聖,即使連寬恕一個人也做不到,恨誰、饒恕誰,都是神的旨意,愛誰、不愛誰,都不是自己選擇的,是這樣嗎?我大半個下午就這樣坐在窗前去想,我拒絕相信偶然,不能接受沒有主宰、我們不過是偶然的產物,這樣我們活著就沒有意義,一切都是虛無。但如果凡事都是神的旨意,我們無從選擇,明知依循神的旨意而活是難的,仍逆來順受,即使離棄他、反抗他,他都在我們沒有在意的角落灑下陽光(電影最後一幕),所有的選擇都不出於自己(包括有些人可笑的說法:是人選擇宗教,不是宗教選擇了人),那就是意義嗎?人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呢?我想到這就不敢再想了,想下去也是虛無。
然後,我作了禱告。
當質疑他的時候,我也只有透過禱告來尋求答案,不是荒謬嗎?
延伸閱讀:密陽,就是秘密的光
首先,我們要認清,導演要說的,並非發生在某人物身上的獨特故事,它是普遍性的。女主角李申愛到密陽的第一天,金先生為她介紹這個地方,密陽是個人口逐漸減少的小鎮、風景不錯,有些什麼名勝等等。然而後來李申愛的弟弟到訪時,問同樣的問題,金先生卻回答說:密陽還不是個同樣的地方,有著同樣的人。無論電影關心人性、信仰或上帝,這都是給每個人的命題。
對基督徒來說,大概會這樣理解:李申愛懷著亡夫之痛,帶兒子回到丈夫的家鄉定居,就像我們沉淪在憂傷裡的自虐行為。為了得到當地人的注意和包容,她辦了鋼琴學校,也四處放風聲,告訴大家要買地投資,卻沒想到引來校巴司機綁架兒子,兒子死去,綁匪被捕,她懷著更大的傷痛和對世事的迷惑,在祈禱會中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藉著神的愛,她得著平安和喜樂,更融入當地教會,積極事奉,但偶爾獨處時仍感傷痛。後來她本著基督寬恕仇敵的教誨,決定到監獄探望綁匪,寬恕他並宣揚神的大愛。沒想到綁匪在監獄中已接受了耶穌,神已赦免他的罪,這刻,她無法接受,為何自己受了這麼大的創傷,在還沒寬恕這罪人之前,神已首先赦免他,她崩潰了。自始她離開教會、破壞教會、傷害自己和弟兄姐妹,繼而自殺,被關進精神病院,康復以後,她跟上帝決裂了,又回到密陽尋常的生活裡去。人沒有赦罪的權柄,只有神可以,她經歷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縱使依循神的旨意而活,有時是挺難的。但上帝沒有離棄她,金先生不離不棄的愛,以男性出現的愛,明知李申愛不喜歡自己這類型但仍時刻守在她身邊的愛,不是象徵著上帝的眷顧嗎?
然而……
無疑李申愛做了蠢事,假裝投資買地的舉動引來綁匪的注意,但如果依電影裡說,在一柱陽光裡也有神的旨意,那就不難解釋她兒子怎麼會失去性命了;凡事都在神的掌管中;我們不能成聖,即使連寬恕一個人也做不到,恨誰、饒恕誰,都是神的旨意,愛誰、不愛誰,都不是自己選擇的,是這樣嗎?我大半個下午就這樣坐在窗前去想,我拒絕相信偶然,不能接受沒有主宰、我們不過是偶然的產物,這樣我們活著就沒有意義,一切都是虛無。但如果凡事都是神的旨意,我們無從選擇,明知依循神的旨意而活是難的,仍逆來順受,即使離棄他、反抗他,他都在我們沒有在意的角落灑下陽光(電影最後一幕),所有的選擇都不出於自己(包括有些人可笑的說法:是人選擇宗教,不是宗教選擇了人),那就是意義嗎?人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呢?我想到這就不敢再想了,想下去也是虛無。
然後,我作了禱告。
當質疑他的時候,我也只有透過禱告來尋求答案,不是荒謬嗎?
延伸閱讀:密陽,就是秘密的光
19 October 2007
西歐旅行日記(二)
5月6日 Granada, Spain
白色小屋、遙遠雪山,伊斯蘭式的古堡和宮殿,構成與世隔絕的世界。真難想像住在這裡,我會變成什麼樣子。遊覽的時候,有種隱約的想法,尤其在玻璃或鏡子前看到自己的倒映:跟這裡的一切並不相像,不屬於這裡,所以這就是我。
在香港,由於我們跟所有的人和事都過於相像,有時就把自我的獨特性遺忘了,這感覺無疑是孤獨的,故此我們總是「跟風」或「埋堆」,找尋認同、找尋存在,卻因此喪失更多的自我。
遊覽Alhambra時,我終於強烈感到:世界是個地盤。Alhambra過去經歷的一切,我們稱為歷史的東西,不過是一段施工過程,從而建立起今日我們走過的旅遊熱點、博物館或古蹟。如果Alhambra的建造者--當時的君王,以及捍衛者--士兵和祭司,知道自己辛苦營造的,不過是幾個世紀後的一個公園、一個公廁、一個賣紀念品的地方,他們會感到無奈、憤怒還是可笑呢?最可笑的是,今日的Alhambra仍是地盤,它永遠都是,我們都是工人,奔波於水泥和鋼筋之間,卻不知要興建什麼。
白色小屋、遙遠雪山,伊斯蘭式的古堡和宮殿,構成與世隔絕的世界。真難想像住在這裡,我會變成什麼樣子。遊覽的時候,有種隱約的想法,尤其在玻璃或鏡子前看到自己的倒映:跟這裡的一切並不相像,不屬於這裡,所以這就是我。
在香港,由於我們跟所有的人和事都過於相像,有時就把自我的獨特性遺忘了,這感覺無疑是孤獨的,故此我們總是「跟風」或「埋堆」,找尋認同、找尋存在,卻因此喪失更多的自我。
遊覽Alhambra時,我終於強烈感到:世界是個地盤。Alhambra過去經歷的一切,我們稱為歷史的東西,不過是一段施工過程,從而建立起今日我們走過的旅遊熱點、博物館或古蹟。如果Alhambra的建造者--當時的君王,以及捍衛者--士兵和祭司,知道自己辛苦營造的,不過是幾個世紀後的一個公園、一個公廁、一個賣紀念品的地方,他們會感到無奈、憤怒還是可笑呢?最可笑的是,今日的Alhambra仍是地盤,它永遠都是,我們都是工人,奔波於水泥和鋼筋之間,卻不知要興建什麼。
18 October 2007
軟弱
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人問到:你在blog裡直抒胸臆,難道不怕在所有人面前被掏空的感覺嗎?
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我隨即想起余華的話:
……我已經知道寫作會改變一個人,會將一個剛強的人變得眼淚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不決,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後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 成了一個作家。我這樣說並不是為了貶低寫作,恰恰是為了要說明文學或者說是寫作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因為文學的力量就是在於軟化人的心靈,寫作的過程直接助長了這樣的力量,它使作家變得愈來愈警覺和傷感的同時,也使他的心靈經常地感到柔弱無援。他會發現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與四周的現實若即若離,而且還會格格 不入。
文學或寫作帶來的軟弱,不單是作家需要的特質,同時也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透過閱讀,讓文學的力量「軟化人的心靈」,這就是我在這裡從不迴避自己軟弱一面的原因,像母親去世的事、失戀、生活的困頓和迷茫,我都寫下來。我的blog並非要粉飾一個別人喜愛的「我」,它的存在只為了展示原來的「我」,並繼續使我軟化,雖然這會同時帶來覺醒和傷感,使人感到跟周遭的世事格格不入,但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懂愛自己、愛別人和這個世界。
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我隨即想起余華的話:
……我已經知道寫作會改變一個人,會將一個剛強的人變得眼淚汪汪,會將一個果斷的人變得猶豫不決,會將一個勇敢的人變得膽小怕事,最後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變 成了一個作家。我這樣說並不是為了貶低寫作,恰恰是為了要說明文學或者說是寫作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因為文學的力量就是在於軟化人的心靈,寫作的過程直接助長了這樣的力量,它使作家變得愈來愈警覺和傷感的同時,也使他的心靈經常地感到柔弱無援。他會發現自己深陷其中的世界與四周的現實若即若離,而且還會格格 不入。
然後他就發現自己已經具有了與眾不同的準則,或者說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他感到自己的靈魂具有了無孔不入的本領,他的內心已經變得異常的豐富。這樣的豐富就是來自於長時間的寫作,來自於身體肌肉衰退後警覺和智慧的茁壯成 長,而且這豐富總是容易受到傷害。……
--〈我為何寫作〉《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文學或寫作帶來的軟弱,不單是作家需要的特質,同時也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透過閱讀,讓文學的力量「軟化人的心靈」,這就是我在這裡從不迴避自己軟弱一面的原因,像母親去世的事、失戀、生活的困頓和迷茫,我都寫下來。我的blog並非要粉飾一個別人喜愛的「我」,它的存在只為了展示原來的「我」,並繼續使我軟化,雖然這會同時帶來覺醒和傷感,使人感到跟周遭的世事格格不入,但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懂愛自己、愛別人和這個世界。
16 October 2007
13 October 2007
西歐旅行日記(一)
本來不想公開這些日記,但相隔四個月後,讀起來竟有點味道,重溫旅行點滴,也是愉快的事,就選幾篇貼在這裡。
5月3日 Sevilla, Spain
就這樣,我離開了清晨的馬德里。當我懂得說hola(你好)和galacas(謝謝),以及點cafe con leche(latte)以後,對於旅行的恐懼已經一掃而空了。馬德里始終是個大城,是首都,跟香港有點相像,所以Sevilla對我來說,是另一個國度。雄偉的教堂,寬闊的廣場和大道,有點樂園的味道,但也叫我歎為觀止。
今天我遇到四個香港人,很奇怪,當我聽見自己說廣東話時竟有種陌生的感覺,只不過四天而已,遺忘真的如此無孔不入嗎?那麼,我也將忘記這裡發生的一切,包括佛羅明哥的舞者和節拍嗎?
在觀賞表演的小店裡,我遇到來自美國的Anna和Micheal,他們很友善,告訴我很多關於佛羅明哥和Granada的事,有時我覺得,旅行還是看人比看景的好。
晚上七時,太陽燦爛地照耀著,我坐在街上吃晚餐,感覺跟午飯沒兩樣。Paella的味道很不錯,有機會我得再嚐。
5月3日 Sevilla, Spain
就這樣,我離開了清晨的馬德里。當我懂得說hola(你好)和galacas(謝謝),以及點cafe con leche(latte)以後,對於旅行的恐懼已經一掃而空了。馬德里始終是個大城,是首都,跟香港有點相像,所以Sevilla對我來說,是另一個國度。雄偉的教堂,寬闊的廣場和大道,有點樂園的味道,但也叫我歎為觀止。
今天我遇到四個香港人,很奇怪,當我聽見自己說廣東話時竟有種陌生的感覺,只不過四天而已,遺忘真的如此無孔不入嗎?那麼,我也將忘記這裡發生的一切,包括佛羅明哥的舞者和節拍嗎?
在觀賞表演的小店裡,我遇到來自美國的Anna和Micheal,他們很友善,告訴我很多關於佛羅明哥和Granada的事,有時我覺得,旅行還是看人比看景的好。
晚上七時,太陽燦爛地照耀著,我坐在街上吃晚餐,感覺跟午飯沒兩樣。Paella的味道很不錯,有機會我得再嚐。
12 October 2007
拉近文化
節目「拉近文化」將於明天播放,裡面有一節我的訪問,長約三分鐘,分享寫詩的心情。
財經台(第八台)
首播:13日(六) 23:30
重播:14日(日) 06:30, 11:00, 24:30、20日(六) 08:30, 14:00
另會於無料頻道有線第一台(第十四台)重播,我家的電視是 0 台,不知道你的電視能否接收?
18日(四) 13:00
19日(五) 03:00
財經台(第八台)
首播:13日(六) 23:30
重播:14日(日) 06:30, 11:00, 24:30、20日(六) 08:30, 14:00
另會於無料頻道有線第一台(第十四台)重播,我家的電視是 0 台,不知道你的電視能否接收?
18日(四) 13:00
19日(五) 03:00
10 October 2007
塔門背面
08 October 2007
虛弱
這星期,我一直想在這裡寫點什麼,彷彿不寫下來,就會漸漸將之忘卻,但我很累,這星期,即使快樂的事情接踵而來,還是虛弱。像果核壞了,其餘的皮肉,都無可避免地回應這種腐敗,回應這種無力,虛弱。
使人充實的事物,永遠不從外面來,包括我們坐船看到的景色、豐富的晚飯、一兩齣電影、虛名、獎金、紅酒,一枝煙或一首歌。虛弱如此實在,它不是一種感覺,不是情緒,是生活的核,是一段未知的距離、是一個人、是說出口後無法收回的話,是未知。
是一種與小說世界接軌的狀態,虛弱,因而變得敏感、荒謬、細微、憐憫和刻薄。
使人充實的事物,永遠不從外面來,包括我們坐船看到的景色、豐富的晚飯、一兩齣電影、虛名、獎金、紅酒,一枝煙或一首歌。虛弱如此實在,它不是一種感覺,不是情緒,是生活的核,是一段未知的距離、是一個人、是說出口後無法收回的話,是未知。
是一種與小說世界接軌的狀態,虛弱,因而變得敏感、荒謬、細微、憐憫和刻薄。
03 October 2007
十月七日,塔門起行.活動安排
01 October 2007
驅之不散
從來都說,寫作是寂寞的。
即使是集體創作,像寫劇本,到真正落筆時,還是得獨自面對那一紙的空白。
所以應有線電視節目拉近文化「藝星」環節之邀,跟一行八人的攝製隊到舂坎角拍外景時,我覺得他們是快樂和幸福的,幾個人各司其職,有時認真,有時遊戲,互相揶揄,幾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了。於是我又想起最初辦《月台》的時候,儘量手作的工序繁瑣,我們時而受傷,時而吵架,但山寨廠式流水作業的日子還是樂趣無窮,苦悶的時候,我們就拿不在場或最懶的人來取笑,而這人多是恒一;有時我們會各持己見,爭吵至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不知不覺竟就走過一個年頭,而可見的未來,我們還是一行幾人向前走,像今日的攝製隊伍。
或許,文學雜誌前仆後繼的一個原因,正是我們下意識要驅趕那寫作帶來的驅之不散的寂寞。
節目暫定於10月13日播放,這可算是《幻聽樹》和converse的廣告雜誌,我覺得會是相當搞笑的一集,為什麼?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即使是集體創作,像寫劇本,到真正落筆時,還是得獨自面對那一紙的空白。
所以應有線電視節目拉近文化「藝星」環節之邀,跟一行八人的攝製隊到舂坎角拍外景時,我覺得他們是快樂和幸福的,幾個人各司其職,有時認真,有時遊戲,互相揶揄,幾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了。於是我又想起最初辦《月台》的時候,儘量手作的工序繁瑣,我們時而受傷,時而吵架,但山寨廠式流水作業的日子還是樂趣無窮,苦悶的時候,我們就拿不在場或最懶的人來取笑,而這人多是恒一;有時我們會各持己見,爭吵至水火不容的地步,但不知不覺竟就走過一個年頭,而可見的未來,我們還是一行幾人向前走,像今日的攝製隊伍。
或許,文學雜誌前仆後繼的一個原因,正是我們下意識要驅趕那寫作帶來的驅之不散的寂寞。
節目暫定於10月13日播放,這可算是《幻聽樹》和converse的廣告雜誌,我覺得會是相當搞笑的一集,為什麼?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