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為被懲罰的角色,因為人替代了上帝的位置,在現世建立起巴別城和巴別塔。電影的最後一幕,赤裸的惠子在公寓露台擁著父親,鏡頭拉開,摩天大樓無處不在的東京市夜景躍然眼前,每座大廈,甚至惠子與父親身處的公寓,以及所構成的城市就是一座巴別塔。電影情節由摩洛哥偏遠村落開始,因一顆子彈、一個誤會演變成電視上的國際大事,這彷彿暗示由城市引伸至國家(墨西哥故事裡的警察),以至整個文化和意識形態(這在日本故事裡尤其明顯),才是現世的巴別塔,因為有巴別塔,所有變亂發生了(「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這變亂即使是摩洛哥的僻遠村落也無法避免。人類雖然建立了象徵一致和榮譽的現代文明,世界也漸成一體,然而人類卻無法拋開猜疑、計算和成見,結果釀成電影裡的悲劇。這時我們可以再次把電影跟《聖經》對讀,在《聖經》故事裡,牧羊人失去兒子,總會等到浪子回頭的一天,可是在電影裡失去的兒子不會復活了,只有役所廣司的角色把女兒緊緊抱住,才不致失去了她,也許這並非一條出路,而是一個安慰,這才是電影最沉重的地方。
4 comments:
這電影同時表現了人私光明和黑暗面,同時說明了大美國主義的無知及不人道,另外更刻劃了現實的恐怖主義,種族仇恨,回教、新舊兩教的宗教的對立。
手槍就是愛恨的象徵,手槍在西方的傳統就是陽具的象徵,就是父權的象徵,在片中,父權對於子女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隣憫是正面的,但在另一方面是帶控制及權力,像摩洛哥警察查案,政治的不和,都是父權主義走向極端的表現。
電影中的角色看似沒有相關,但在虛幻的媒體中,他們緊連在一線也不自知,而媒體上的報導也非事實,一方面說明了媒體的報導是人的陰謀;另一方面說明了人的微妙關係,很多事和人都是環環相連的,距離最遠的關係往往叫人較容易接近及維繫但最親密的關係往往令人痛苦,千絲萬縷,難以溝通,難以維繫。
忘了,我們應從電影中反思宗教使父權的無限伸延。
方頌欣:
謝謝你分享看法。
Hello可洛,
I get this link of yours from Winsome's website. Very nice to meet you here, I like your comment and it tells me a lot of background which inspires me to appreciate this wonderfully-constructed story/movie in a new prespective.
Keep up the Good Work!!
Elmer / Siu Fei (My nickname)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