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皇冠的最後一天,看見滿桌的書,還有每個同事桌子上熟悉的稿子(亂糟糟的)和擺設,難免捨不得。不過像Nicky所說,這是一個循環吧,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不論自願還是被迫,誰都會離去。我不過是展開另一種生活而已,心底裡還是很喜歡書、喜歡閱讀。
離開皇冠後,我會十分懷念Xaddy喋喋不休地談電視劇、Miranda的美味菜式、Phyllis的瑜珈招式,Nicky的苦叫聲、Connie的易服癖企鵝、Maisy的鼻敏感和Agnes的「睡姿」。
未來的日子,我的生活會很不同,路更艱辛,需要更努力,不過壓力愈大愈興奮。
30 April 2005
22 April 2005
以思念作為生存的力量
電影「藉著雨點說愛你」雖然名字和橋段都有點老套,情節又有點古怪,不過也不失為一個感人的故事。最初我是翻了它的原著小說《現在,很想見你》,就懷著興趣去看電影了。
電影中的女主角,臨死前告訴兒子,死去的人都會生活在守護星裡,只要世上仍有人思念他/她,那人就會繼續活著。誰都知道這是假的吧,但我也曾經這樣想,想像媽媽在一個悠閒的小鎮上,像度假般過著她生前從沒試過的另一種生活。只要這樣想,我就覺得釋然了。
至於男主角,他患了一個病,只要到人多車多的地方,就會暈過去,結果他只有跟女主角在市郊過著平淡的生活。女主角去世後,他就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了,他的病其實反映每個都市人,大家都怕又擠又嘈的環境,每天都有頭暈轉向的感覺,一方面不想接觸人,但另一方面,原來世上又總會有一個人,你希望能待在他/她身邊一段更長的日子,不論他/她是你親人、愛人、朋友都好,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人,才令你感到人生幸福。
你找到這個人了嗎?
電影中的女主角,臨死前告訴兒子,死去的人都會生活在守護星裡,只要世上仍有人思念他/她,那人就會繼續活著。誰都知道這是假的吧,但我也曾經這樣想,想像媽媽在一個悠閒的小鎮上,像度假般過著她生前從沒試過的另一種生活。只要這樣想,我就覺得釋然了。
至於男主角,他患了一個病,只要到人多車多的地方,就會暈過去,結果他只有跟女主角在市郊過著平淡的生活。女主角去世後,他就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了,他的病其實反映每個都市人,大家都怕又擠又嘈的環境,每天都有頭暈轉向的感覺,一方面不想接觸人,但另一方面,原來世上又總會有一個人,你希望能待在他/她身邊一段更長的日子,不論他/她是你親人、愛人、朋友都好,就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人,才令你感到人生幸福。
你找到這個人了嗎?
病不知味
去完電視城後,就病了一個星期,又感冒又痾嘔,整個人疲憊不堪。我從來對傷風感冒沒多大抵抗力,這樣春去夏來的季節就更易患病,但從沒試過病得這麼重,大概是感冒病毒入侵腸胃了,我幾乎吃不下東西。
吃不下東西的時候,更加想吃東西,尤其是不健康但可口的食品。吃了幾天白粥,病情稍好我馬上吃麥當當了!這個星期,一件蛋治、一片肉、一杯奶茶我都覺得份外美味,平日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這刻都給我幸福的感覺,這是什麼心理?
小時候看不可怖的鬼片,臨死的人都說寧做飽鬼不做餓鬼,我總是嘲諷人死了後還不是一樣?但這星期過後我深深明白當中的意味了。又原來,食物本身美不美味,都只在於你怎樣看待罷了。
吃不下東西的時候,更加想吃東西,尤其是不健康但可口的食品。吃了幾天白粥,病情稍好我馬上吃麥當當了!這個星期,一件蛋治、一片肉、一杯奶茶我都覺得份外美味,平日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這刻都給我幸福的感覺,這是什麼心理?
小時候看不可怖的鬼片,臨死的人都說寧做飽鬼不做餓鬼,我總是嘲諷人死了後還不是一樣?但這星期過後我深深明白當中的意味了。又原來,食物本身美不美味,都只在於你怎樣看待罷了。
10 April 2005
電視城三廠裡的對答
昨天有點感冒徵狀,下午回家睡覺,今天比較精神,下午三時,我在將軍澳乘巴士入電視城,應邀擔任節目「文化新領域」的訪問嘉賓。在電視城巴士站下車,一位製作助理帶我到化妝間等候。化妝間姐姐為我打打粉、畫畫眉,問我:「你一陣要唱歌、跳舞嗎?」我呆了一呆:「唔駛,我做訪問之嘛,又唔係參加殘酷一叮。」
化妝間旁邊是一廠,正在拍攝「勁歌金曲」,我聽到一個女人在唱「愛如潮水」,到了晚上回家看電視,才知道那原來是梁靜茹。等了二十分鐘吧,製作助理把我帶到三廠去,那裡地方比較小,主持正在錄旁白(NG……NG……)。
我又等了一會,等到一班小朋友接受完訪問,導演就安排我坐在一張書桌前,叫我裝作寫作的模樣,這時候,我背默出自己的一首詩〈在燒焦的日子呼吸〉,默了兩段,導演要我扮思考,這還真的有點難度……(還好沒有NG)
正式接受訪問,主持和我先閒談一會,然後她就依照稿子上的問題問我,這些問題我早在幾天前收到了,預備了自己認為「詳盡」的答案,結果……她沒有逐條問,我倒也不覺稀奇,就照樣答了。然後正式錄影,心想一take過,怎料當她問到第二條問題時,我已經「口快快」答錯了,只有自己在接下來的答話中「補鑊」。可是這樣轉念一想,答第三題時竟把答案忘得一乾二淨,NG收場。
第二take,我心想一定「掂」,但答過第三題後,就發現主持問的問題跟之前的不同了,這是隨機應變還是有心為難不得而知,我也只好馬上動腦筋回答,結果導演滿意收工。
訪問其實只有短短五分鐘,拍攝加上等待的時間就差不多兩小時,我乘車離開將軍澳,天空灰白,人感到累,就在車上睡去了。
如果想看我的訪問,請留意4月23日(六),早上九時至九時三十分的「文化新領域」。
化妝間旁邊是一廠,正在拍攝「勁歌金曲」,我聽到一個女人在唱「愛如潮水」,到了晚上回家看電視,才知道那原來是梁靜茹。等了二十分鐘吧,製作助理把我帶到三廠去,那裡地方比較小,主持正在錄旁白(NG……NG……)。
我又等了一會,等到一班小朋友接受完訪問,導演就安排我坐在一張書桌前,叫我裝作寫作的模樣,這時候,我背默出自己的一首詩〈在燒焦的日子呼吸〉,默了兩段,導演要我扮思考,這還真的有點難度……(還好沒有NG)
正式接受訪問,主持和我先閒談一會,然後她就依照稿子上的問題問我,這些問題我早在幾天前收到了,預備了自己認為「詳盡」的答案,結果……她沒有逐條問,我倒也不覺稀奇,就照樣答了。然後正式錄影,心想一take過,怎料當她問到第二條問題時,我已經「口快快」答錯了,只有自己在接下來的答話中「補鑊」。可是這樣轉念一想,答第三題時竟把答案忘得一乾二淨,NG收場。
第二take,我心想一定「掂」,但答過第三題後,就發現主持問的問題跟之前的不同了,這是隨機應變還是有心為難不得而知,我也只好馬上動腦筋回答,結果導演滿意收工。
訪問其實只有短短五分鐘,拍攝加上等待的時間就差不多兩小時,我乘車離開將軍澳,天空灰白,人感到累,就在車上睡去了。
如果想看我的訪問,請留意4月23日(六),早上九時至九時三十分的「文化新領域」。
06 April 2005
知魚之樂



天氣回暖,我把魚從公司搬回家,更為她們預備兩條魚公,希望牠們可以傳宗接代呢。
孔雀魚公都長得比較漂亮,我買了一條紅禮服,還有一條黑色帶彩斑的。魚多了,我又得預備一個更大的魚缸,今次這個比舊的大三倍多,可以放十升水。魚缸大了,我又多放了水草和石子,結果花了很多錢。-_-"
誰說我們不會知道魚是否快樂呢?其實魚開心的時候就會雀躍地游,一天之中牠們靜下來休息的時間很少,如果牠們大半天靜止不動,就是有問題了。
未來的日子我希望研究如何養草,最終做出一個草魚合養的缸(還真困難)。
03 April 2005
27 March 2005
盛世風貌


繼「法國印象派」後,這絕對是近期最精彩的一個大型展覽--「走向盛唐」。由漢代文物開始,帶你走過時光隧道,經歷晉朝、五胡十六國,漫過絲綢之路,走到隋唐盛世。從中你會看到中西文化相遇下,所綻放出的燦爛火花。例如中國的人頭馬身獸,就跟希臘神話的人頭馬同出一轍;而胡族商人及從波斯傳到中國的玻璃器皿,令你驚歎古代的中國早已接軌世界。
駐法華人女作家山楓的《圍棋少女》,提到二戰時日本人的心態,他們自認承繼了中國唐代文化,要來解救中國。儘管這是小說家言,但從展覽中,你也能看出日本傳統藝術,跟唐代文物風格十分相似。看「大長今」,令我想到韓國文化承繼了中國明朝的傳統,而我們呢?就是清代流傳下來的一脈。從歷史看,唐是中國盛世,文化發展到達顛峰;明是弱國,保守傳統;而清代本來強盛,可是最後卻得經歷列強的踐踏和侮辱。不管承繼哪個朝代的傳統得益最多,這次展覽卻一定能叫你帶走寶貴的知識和回憶。可洛強力推薦。
灰色的大澳


大澳對於我來說,屬於夢的地方,為什麼?因為我只去過那裡一次,那是中四時遠行露營的起點,大清早冒著一月的寒風,越過濃霧,到達剛剛披上陽光的大澳水鄉。我們只逗留了短短一兩小時,就起程走鷹牙山了。
今日不再乘船,先乘巴士到東涌,再轉車前去。巴士在山中轉,顛簸不已,感覺很受苦。下車看見很多旅人,我們擠進市集去,街上飄滿海味和炭燒海鮮的香味,感覺到了北京王府井大街。離開市集,走上村子裡的路,途經古舊的棚屋、新建的洋房、廟宇、荒廢的學校,和海。
陰天下的大澳,如果沒有這許多的遊人,真像一條被人遺忘的小村。我看到市集的人掛上歡樂的臉,他們熱鬧地招呼人客,介紹各款傳統食品,希望這小村變得更繁榮。但走在村子裡,我又看見村民們淡然的臉,他們悠悠地坐在路邊閒聊,對我們視而不見。他們看來不喜歡這水鄉村子喧嘩熱鬧,只喜歡靜靜的生活,舊的一切。
13 March 2005
一年了
將軍澳的大海仍是這麼藍,天空跟我上次來的時候一樣,灰灰藍藍的。這樣就一年了,一個至親的人離開後,最叫人害怕的,就是竟發現自己還可以活著。
我不懂得祭祀的程序,只照著爸爸和姑姑教的去做。風太大,蠟燭點不著,我和爸爸劃火柴、借打火機,折騰了一番。姑姑買來的花都是黃色的,她說媽媽喜歡黃色,其實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她遺照的笑容,從此是我生命的一個定格。
我不喜歡這許多的儀式,只想悠閒地跟她談幾句,告訴她爸爸工作有多忙、我在工作犯了什麼錯,還有我對將來的打算;但時間不容許我這樣做,因為時間在她身上止住了,卻我身邊急急地走。
06 March 2005
印象
今天看過「法國印象派畫展」,要說技巧,用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印象派已不是創新了,可是當年他們抗衡沙龍的勇氣和毅力,在離開藝術館之後,依然震撼著我。那年代不過是地上長出火車軌,畫具躲進了皮箱,城市逐漸崛起,就衍生出思想的爆放,角度的轉變,藝術貼著那個時代走,甚至可能超前了。
今日我們經歷的轉變或震撼不是更多更大嗎?我們鑽入地底又飛上天空,畫具更精緻細小,工具數碼化了,城市枯萎又聚集成都會,然而沒再找到這樣的熱情、這樣的勇氣,究竟是為什麼?
今日我們經歷的轉變或震撼不是更多更大嗎?我們鑽入地底又飛上天空,畫具更精緻細小,工具數碼化了,城市枯萎又聚集成都會,然而沒再找到這樣的熱情、這樣的勇氣,究竟是為什麼?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