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November 2009

作家與「作家」

學生問:
作家是否多數因為不滿世俗/現實,或是懷才不遇而寄/意/情/抱負於文章?

這問題並不罕見,它像根刺,又像電光在我腦際閃過。或許我們心裡,作家都是無用的人,他們什麼都做不好,甚至無所事事,唯有會用文章表達不滿,比立法會某些議員更熱衷去破壞和諧。然而,我們很少會問,那些政治家、運動家和廚師,是否因懷才不遇、不滿現實,文筆又差,才寄情政治、體育和做菜?

學生可能很容易便能舉出政治家、運動家和廚師的「作為」和「貢獻」,而我也須承認,對於作家能夠做些什麼,我是無法說得清楚。
正因作家拙於政治,疏於運動,做飯又差,才能成為作家吧?尤有甚者,他們的天賦與天職,就是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挑戰權威,抗衡主流,在這強調和諧的世代,他們被冠以「滋事份子」之名。

至於另一些「作家」,他們活得好好,過著品味的生活,隨時隨地去旅行,嘆世界,對現實還有什麼不滿?懷才不遇是其次,最重要是懷財,他們的作品便是強化這種生活、品味,鞏固此世界的工具,在書店舉目皆是,無須再多作介紹。

同學應該要問的,是我們的社會需要作家,還是「作家」?

4 comments:

said...

不過,有些「作家」之所以可以「活得好好,過著品味的生活,隨時隨地去旅行,嘆世界」,不是因為他們的「作品」,他們在幹好多其他的事,而且跟寫作完全沒關係的...

小編 said...

同意靛。
你看的世界,與他們看的世界是不同的。
珍貴之處在於此。

你孤訛誤導奚變哥 said...

最重要是懷財? 我不同意。
從作詩詞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到作小說的羅貫中曹雪芹施耐庵,
那一個沒有作過「作」家的文章?
李白為之其首。

文章不只表達不滿,也有其他用處,如感嘆、說明、創作... 這不正是中國語文文化多姿多采的代表嗎?若文字只是用來表達不滿,那何來的感謝信、恭喜信?

我覺得作家和「作」家 兩者不可缺一。

梁偉洛 said...

靛、小編:
其實我都接近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