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November 2013
路
其實連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有,每早從旺角東站走路到公開大學,已成 為我的習慣。我喜歡走路,曾用雙腳踏遍大半個羅馬。我會買一個麵 包,邊吃邊用快步,走上由培正中學到公開大學的斜路。在大學裡教 寫作還是第一次,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而且很幸運地,我遇上一班 很好的year 1學生。不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像個中學生,有時甚至像小學生, 但由於他們修的科目跟創作有關,我想這份童心還是可貴的。他們會 缺席、遲大到(強調"大"字)、遲交習作、習作不寫上名字、上課 睡覺。我也曾經是大學生,怎麼會不明白呢?但我看出,至少到今日 為止,他們還是熱愛自己的學科,有創作的熱誠。有學生告訴我,畢 業後想做編劇,有學生告訴我,放棄了教育文憑來唸創作科,令家人 很擔心。我也不知多少次令家人擔心,尤其是父親,我也不是說我成 功了,而是至少我還好端端的生活著,靠創作也好,靠分享創作的經 驗也好,一無所缺地生活在這個狹隘、逼人的城市。未來的路是很難 走沒錯,但我喜歡走路,曾用雙腳踏遍大半個羅馬。聽說羅馬是一個 條條大路皆能通往的地方,其實何必有這麼多條路呢,走自己的路便 夠了。
最後的觀塘
小時候住藍田,到觀塘去玩就是一次遠行。乘16號巴士穿過隧道,便會看見熱鬧的裕民坊。那裡有玩具店,有健康院,有我光顧的第一間麥當勞。
近年去觀塘,都是去APM的多,不知不覺,月華街的巴士站消失了,輔仁街兩旁的店舖全封了,比死還堅硬的鐵即上掛著市區重建局的牌子。
仁愛圍沒有了仁愛,仁信里變得蕭條,外面還是車聲沸騰,走進去卻是死城一般。
在觀塘街上,不難看見掛在電燈柱上的宣傳語「家是香港」,然而在這一股重建的浪潮中,許多商戶被逼遷,住戶即使得到賠償,也不能再負擔這一區不斷攀升的樓價了。家,到底會變成誰的家?
日後還會有一個叫做觀塘的地方,但一定不是我認識的觀塘了。
近年去觀塘,都是去APM的多,不知不覺,月華街的巴士站消失了,輔仁街兩旁的店舖全封了,比死還堅硬的鐵即上掛著市區重建局的牌子。
仁愛圍沒有了仁愛,仁信里變得蕭條,外面還是車聲沸騰,走進去卻是死城一般。
在觀塘街上,不難看見掛在電燈柱上的宣傳語「家是香港」,然而在這一股重建的浪潮中,許多商戶被逼遷,住戶即使得到賠償,也不能再負擔這一區不斷攀升的樓價了。家,到底會變成誰的家?
日後還會有一個叫做觀塘的地方,但一定不是我認識的觀塘了。
20 August 2013
用iPad讀我的作品集
有iPad的朋友可以一試,到App Store或者用iTunes免費下載。這個app有內購功能,可以買到我的許多近作,而且比紙版書便宜,不過暫時未有《末日絮語》、《好作文,這樣寫!》和《女媧之門7 - 最遠的未來》,日後應該會更新補上。作為用家,我覺得能加入試閱就好了(例如可以試讀第一章內容)。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liang-wei-luo-zuo-pin/id535070836?mt=8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liang-wei-luo-zuo-pin/id535070836?mt=8
18 July 2013
2013新書之二:《女媧之門 7 - 最遠的未來》
2007年出版《時空的裂縫》,我沒想過這會是一個長達七年的書寫過程,我彷彿也被捲進時空的縫隙,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一待就是七年。
其實不止七年,是更長的日子,因為女媧之門系列的構思,早在十二年前,我唸大學的時候便有了。十二年,佔了我現時的人生近三分之一。我想以後也不會再花這麼長的時間去寫一個作品了。看著眼前的七本書,跟十二年前的構想有許多的不同。大綱我草擬了兩個,一個是類似《Q版特工》的輕鬆,而又篇幅短小的系列,但寫了第一集後,發現這並不適合我,所以改成一個新的,變得沉重得多。不單是故事內容沉重,還有手法上,尤其是第二和第三集,用了一些流行小說應該要迴避的手法,這對讀者來說大概是一種磨難。
另一種磨難,是我刻意讓男主角光仔,在第五和第六集失蹤,這對讀者來說,由第五集等到第七集,其實是三年的時間。用三年去等一個人,對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但對許多年輕的讀者相信不是易事,我就是想營造那份等待的痛苦,當然還有大結局時終於「等到了」的快樂。
自08年起,寫新一集的《女媧之門》,成了我每年必做的事,就像每年去一趟遠行,每年大病一場。明年,我不用再為這系列趕稿了,也許會變得更自由,不再痛苦,但肯定也會失去許多樂趣。
書裡還有許多我不滿意的地方,如有機會,我希望能作出修改,日後推出一個新的版本。其實,我是捨不得那些角色們離開自己而已。
17 July 2013
2013新書之一:《好作文,這樣寫!》
我從未出過散文集,這本《好作文,這樣寫!》可以算是第一本嗎?書裡收錄了約50篇有關閱讀、寫作、創意的文章,都是過去兩三年在《星島日報》和《明報》發表過的。
至今出版著作十餘種,教寫作班也有八年了,雖然說不上有什麼心得、秘訣,但如何開始創作、如何堅持,一些(其實大家都會的)方法,還是可以談一點點。在寫作班的第一課上,我常會告訴學生,學寫作就像學踏腳踏車,總會有跌倒的時候,我來不是要扶住你,而是跟你一起跌倒而已,並且讓你知道,有什麼方法再站起來。
其實書裡跟學校作文相關的文章不多,大多是談自由寫作的,但書名的選擇我尊重出版社的意思,他們認為「作文」這個名字會賣得好一點,想起過去幾年他們一直給予寫作上的自由,這次我就不想企得太硬了。
16 July 2013
2013年7月11日《蘋果日報》訪問
內容因篇幅所限
23 February 2013
最好有蟬鳴
午飯後回到家門前,聽見一陣陌生的聲音,我還以為是蟬鳴提早來臨 。仔細聽,才發現是某種機械發出的無意義雜音。為了追尋這種聲音 ,我望出窗外,隔著鐵窗花看見一片青綠的山和幾幢白色的房子。風 景靜止如畫,我不禁想,他日我要死去,離開這個世界前最後看見的 ,會是一片怎樣的風景?也許是怎樣的一片風景並不重要,最好是夏 天,最好有蟬鳴。
29 January 2013
無核手機
在手機專門店外,匆匆寫詩一首:
〈無核手機〉
我的單核手機
有著另一個名字
「兩年前生產的中古品」
他們這樣告訴我
並剖開,向我展示
紫灰色的核心
用四核種植的手機
滿滿一地,開始腐爛
我嗅出金屬的銹味
電子河流汩汩發光
泥土赭紅,沙粒顫動
我一觸摸
它們便退到歷史的對岸
再多的種子
也種不出什麼
「那些雙核手機呢?」
他們掘開土地
把一對夭折的眼珠拋進河裡
變幻倒影傳來破碎的聲音
我追趕著
一雙眼睛滾轉不停
夏天靠近,八核漸長
樹上果實變大、變薄又變長
畸形如河裡的屍體
我想起多汁的西瓜
為了爭競,黑色果核變得蒼白
最後萎縮成為虛無
剖開,只剩一肚血紅
這是再多種子
也種不出什麼的年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